重力鑄造的澆注形式以及制造合格率
發布時間:2019-03-05

重力鑄造在進行制作(Make)的過程(process)中其澆注的形式有很多種,其頂注式澆注系統,其系統非常的短簡且金屬液熱損失(loss)小,整個系統占用的金屬量少,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的型腔(mold cavity)熱分布,這樣比較有利于鑄件的定向凝固以及補縮。
有色鑄件具有較高的比強度和比剛度,減震性好,并有優良的切削性能。用于航空工業、儀器、無線電技術和運輸工業等方面的零部件。
有色金屬鑄造在有色金屬材料的使用中所占份額很大(有時幾近半數),形成龐大復雜的鑄造合金系列。。
重力鑄造在中注式澆注系統(system)的充型的沖擊現象比較頂注式有所改善,但是其系統對型腔的熱分布不如其頂注式合理,一般應用在高度00mm以下的小型鑄件的生產中。
重力鑄造底注式澆注系統(system),在其金屬液在重力的作用下,有效的經過其系統進入其型腔(mold cavity),整個產品自下而上地平穩充型,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排氣(Exhaust)和撇渣,但型腔的熱分布極不合理,無法實現重力鑄造所需要的定向冷凝順序。
重力鑄造采用其縫隙(gap)式澆注系統,從理論上講,這種系統的充型始終處于頂注狀態,但它充型平穩,排氣良好,可有效防止(fáng zhǐ)鋁(Al)液的二次氧(Oxygen)化,縫隙式內澆道還有一定的撇渣功能,型腔(mold cavity)的熱分布較底注式澆注系統合理,有利于鑄件的補縮。
重力鑄造的合格率高,鑄件內外表面光滑,便于機械(machinery)加工(Processing)和磨拋光(解釋:磨擦使物體(如金器)光滑的過程)處理,生產(Produce)效率提高,成本下降(descend)。有色金屬鑄造有色金屬冶煉廠往往以一定化學成分的金屬錠供貨,供后續工序配制各類合金;冶煉廠和加工廠也往往分設。勞動效率高,重力鑄造操作(operate)人員減少,人工成本降低:重力鑄造小單元配置(deploy)只需7人,每班(8小時)可澆鑄900-200模。翻砂鑄造需4人以上。